项裕桥浙江慈溪人,高级工程师,毕业于浙江工大,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,宁波市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,2013年获江东区政府特殊津贴,获得国家技术成果星火奖、宁波市科技进步奖,拥有专利24项、其中发明专利7项,发表化工行业论文20余篇,是中国化工学会技术委员、中国炼焦协会技术委员,现任宁波中科远东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、副董事长。
1992年,大学毕业后,项裕桥进入慈溪化肥厂,成为了一名基层的生产技术员。那个年代的化工厂,特别是化肥厂装置规模小、能耗高,科技含量低,当时场内开停车非常频繁,一线的生产环境和条件也很恶劣,但他对工作从来没有抱怨,而是跟着师傅学习生产装置气体净化技术,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,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。1995年,他迎来了人生一次大转机,创办了远东分离工程公司,在导师王祥光、 俞晓梅的指导下,开发了高效塔内件脱硫脱碳新工艺、YD净化技术,在国内氮肥企业广泛使用。
1987年之前,国内氮肥生产技术受限,国家人口多、耕地少,为实现粮食高产,解决国民温饱问题,七五、八五期间通过向亚洲银行货款引进美国、荷兰、日本等国家的尿素技术,建设了九江大化肥、镇海炼油大化肥等民生类重点工程。国内尿素产能从原500万吨扩大到1200万吨,当时国内相继建成了中小型尿素装置90余套,国产技术尿素装置的提升使农资工业支柱不再受制于他国之手。
原国产化水溶液全偱环法尿素工艺装置规模小能耗高,而且生产运行不稳定,针对此国产化尿素技术的工艺缺陷,化工部化肥司向国家财政申请了尿素装置每套节能扩产技改资金2700万元。1994年在涡阳化肥厂(安徽三星化工集团)、山东鲁西化工股份作为项目扩产节能示范。当时参与尿素节能技改的公司日本东洋、荷兰斯塔米卡邦尿素技术竞争落选,项裕桥团队研发的低投资、低能耗、高产能远东尿素系统化技术却由此脱颖而出。这项国内首创的先进技术,从研发尿素合成塔内件技改、DL型一吸塔、自气提塔等工艺优化及设备改造,到尿素合成塔采用远东球帽型内件,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进和调整,成功地将装置前工段转化率从63%提高到了67%,前合成圈反应学二氧化碳增加1%,后工段产能就能提高10%。凭借这项独有技术,远东将自己的旗帜插在祖国大江南北100多套尿素装置上,在行业树立起了远东的品牌。
>>> 查看《《高朋满座之领军探秘》项裕桥: 一生痴迷于化工技术创新和研究》更多相关资讯 <<<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phpweb.com.cn/news/html/33103.html